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擁有全世界最多俄羅斯繪畫作品的藝術博物館,俄羅斯特列季亞科夫畫廊(Tretyakov Gallery),在二月時釋出了展覽的形象影片《Russian Fairytales(俄羅斯童話故事)》,揉以多個傳奇童話故事的人物,帶給觀眾饒富意義且帶有活力動畫作品。透過這篇專訪,我們將邀請 Petrick Studio 的製作人 Nadya Petrick 講述,如何以動畫做為媒介,為品牌打造出專屬形象?
「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夥伴們都是想要達到最好的結果,付出努力總是會獲得同等的回饋的。」一開始純粹只是出自熱情而打造的作品,也逐漸讓 Petrick Studio 獲得網路聲量、累積訂閱粉絲,「也有一些客戶本身就是訂閱的粉絲。在客戶初始希望我們達成的事情上,我們總是習慣再給多一些東西。」Nadya 認為,這樣的態度也可以讓客戶理解,創作團隊是真的很在乎對方的產品,進而達成和諧的關係。
品牌的規模並不會影響我們的專案過程,因為我們總是嘗試帶給客戶新的東西。
by Nadya Petrick
當然品牌規模會影響來回校對的過程,但這應該就是唯一的不同了。
Nadya:我們總是試圖突破一些新鮮的東西,包含風格以及呈現方式。因此,製作流程通常也都有所不同。以近期具有一定網路聲量的作品「Wild」,就是和烏克蘭的著名歌手伊凡多恩(Ivan Dorn)共同合作的音樂 MV。MV 本身聚焦在瀕危鳥類的主題上,並由九個短故事、不同的視覺風格組成。歌手採用了基金會提供的鳥類聲音樣本,進而錄製了這支歌曲。
這個專案的廣告代理商 BBDO 一開始就找上我們,並提供了不同的風格樣本,而歌曲本身就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樣本,風格也有些「唐突」。我們做出提案,從中挑選出了一些可以拿來延伸做視覺的部分。提案過了之後,我們就開始和鳥類學家、WWF 基金會一起討論影片可以應用的「呈現手法」。我們一起表現出鳥類瀕危情況最嚴重的問題點,並探討形成的原因。我們並不想要做加入太多「宣傳」和「道德」的元素,而是融入更多的情緒體驗,透過簡單而優美的方式,傳遞出本來很沉重的訊息。
就在確定動畫中要運用的「隱喻(metaphor)」後,我們就接著產製出分鏡腳本、配上口白的靜態分鏡(boardomatic)、色彩腳本(color script)。在這個階段,我們會和所有參與的人進行討論,取得共識。接下來的過程就是最具挑戰的了-為這個案子找到適合的藝術家,並將他們的視覺方向試圖融合在一起。雖然要將這麼多不同風格的創作混合在一起是很大的挑戰,但是我們找到的合作對象都是非常有才華的,所以進行非常順利。就在確認初步的設計後,我們就同步開始做動畫,並稍微加速流程。逐漸將設計和動畫做出匹配後、進而合成。
最主要的重點,就是要試圖從社群媒體中試圖抽離,創造出獨一無二、饒有趣味的作品。
by Nadya Petrick
Nadya:就製作流程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們想要和客戶一起打造的「產品」或「作品」。在這個過程中,誰對誰錯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更應該跳脫自我的思考,而是在這個共通作品上,總是可以找到一個相同的語言的。
必須要去了解客戶的痛點,並制定出每個可以應付痛點的決策。這代表了,在這過程中你會是適時地放棄某些創意想法,也有的時候,還必須傳遞出,根據你的專業得出的解決方案是什麼、並適時地保有自己的堅持。最後的產出,客戶會感激結果帶來的迴響,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看動畫的這些觀眾。
更多主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