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就在數位藝術家 Beeple 近日(Non-Fungible Token,NFT)於佳士得線上拍賣會上,以約台幣 19 億的天價成交後,讓數位藝術結合區塊鍊領域的應用,正式掀起熱潮。數位收藏品結合虛擬貨幣交易的概念,早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你是否也想要嘗試加入這股加密藝術(Crypto Art)的熱潮,但又想快速知道怎麼開始呢?就在上篇文章NFT 加持「數位藝術」市場熱潮!加密藝術趨勢懶人包中,我們解析了加密藝術的趨勢、以及背後的運作邏輯;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透過簡單的平台介紹、運作模式解析,帶你進一步了解加入「加密藝術」世界的可能性。
現今有一大堆加密藝術的拍賣場可以加入,但也因為大部分的平台都是邀請制的,所以還需要研究一下如何加入。有一些是比較好加入的,例如 Async.art、Rarible 的平台;而像是 SuperRare、KnownOrigin 以及 Nifty Gateway(也就是 Beeple 販售作品的平台),現在都是非常熱門、但是非常難加入的平台。另外,OpenSea 則比較「親民」一點,幾乎人人都可以不用受到邀請,就可以開始販售;同時,也可以從 OpenSea 平台上購入來自SuperRare、KnowOrigin 以及 Nifty Gateway 的藝術作品。
加密藝術交易平台多元
不同的拍賣平台,也會有其相對應的特色。而每個平台也都有對應的分潤機制,提供創作者們可以獲得分潤。舉例來說,像是直售的作品,其營收的85%會歸於創作者, 15% 歸於平台;而在二手交易的市場,賣家就可以拿到賣價的 87%,創作者依然可以拿到 10%,平台則會分到 3%。
OpenSea:Opensea 提供的是使用者獨自的 NFT 合約部署,而 Rarible 提供的是獨自 NFT 合約、 Rarible NFT 合約部署的兩種選擇。
Rarible:據媒體稱,近期該平台的使用者上升了 53% 的幅度,交易量也增加了 55%。該平台所販售的藝術品價格相對較低,雖然還是有高價的物品,但相較評價的數位收藏品仍是該平台的主導。經編輯實測,和 OpenSea 平台相同,似乎是目前加入方式最簡單的平台。
Async Art:特別的是,該平台允許購買圖層,也能直接在圖層上做二次創作,目前要透過官方的申請表單來加入,才有機會成為他們合作的藝術家。僅須提交姓名、社群連結以及創意想法,但是否容易加入,還不得而知。
Foundation.app:在上個月才剛推出的平台 ,目前也有許多數位藝術家在平台上上傳作品,特色是以 24 小時的競價拍賣。現以內部藝術家邀請制為主。
SuperRare:有許多知名藝術家都在上面,其宗旨為「只販售平台認可的藝術品」,因此作品的售價也都更高。
Makersplace:由 Pinterest 前成員創辦的數位藝術品拍賣場,將收藏家、藝術家用完整的社群功能做串聯。
KnownOrigin:大部分的作品都偏嬉皮風格為主,但目前暫停讓藝術家申請,不過官方依然能夠加入官方的 Discord 群組,和各個藝術家、收藏者先交流,透過其他人的發言來了解其運作模式,也不失為了解加密藝術交易的好方法!
可以打造什麼樣的作品呢?
近期受到歡迎的加密藝術,似乎都有自己獨特的「美感」;但這不代表,我們就必須盲主流趨勢,而是應該要思考自己真正想要打造的作品。當你成功加入了加密藝術的拍賣場後,你會需要將帳號連結至一個加密錢包,用以販賣及收購作品。大部分的網站都可以讓你透過以太坊錢包 MetaMask、 Fortmatic,並將其連結到拍賣場的帳號。而在開始販賣前,你必須要讓你的錢包擁有以太幣。你這時候應該會想著,「為什麼要先有『錢』,才能賣東西?」是的,由於在以太訪網路中,每當作品被販售時,因為過程就會消耗資源,如同汽機車消耗燃料會產生氣體般,而這樣的過程就會需要所謂的「礦工費(Gas Fee)」,這個費用主要依據於,創作者想將一件商品進行第一次上架的時候, 會計算出來的消耗費用。
加密藝術其實也不是什麼快速致富之道,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是以個位數美金做計算的。而也有點類似於傳統的藝術世界,就像是先前曾盛及一時、以高昂價格售出的「膠帶貼香蕉」,就會令你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藝術的價值,除了有那些能讓人感到愉悅、視覺感到漂亮的作品外,也有「非感官的藝術品」。就像哲學家賓克利(Timothy Binkley)就主張,要了解並欣賞「非感官的藝術品」,就是人類理解創作背後的「想法」或「概念」;也必須放棄本來根深蒂固的觀念,不再只是用感官經驗,就能察覺出創作的視覺性質,而是要去思考背後的「想法」。
根據媒體鏈聞的介紹,在加密藝術品的行銷上,其實也有幾個推廣之道值得借鏡;雖然和推廣自我的社群知名度是一樣的意思,但是一旦涉及「販賣」依然和我們常見的社群行銷方式有所不同。就像剛剛提及的,若是想要讓藝術創作有更多想法的探討,進而吸引收藏者,那麼推廣自我的創作理念,就必然不可少了!
像是開設部落格、個人網站,可以寫一些自己關心的事情,或是探討一些購買加密藝術的「收藏者」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進一步吸引「潛在客戶」。透過社群分享最新的加密藝術作品也是必然不可少的,又或是在其他的部落格、新聞平台中發表文章,也能增加自己的曝光度。 除了發表內容外,定期地去其他創作者、藝術家的平台下發表評論,這也是與其他創作者們建立連接的好方法,並適當地推薦自己的網站連結。
※映CG 媒體也開放讀者們投稿,歡迎創作者可以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如果你對數位藝術產業有嶄新觀點,都歡迎投稿到 映CG 信箱,編輯將會查看你的文章,並聯絡後續事宜。
參考資料: School of Motion、Artsy 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