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獲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放視大賞金獎!動畫短片《浮標》傳達面對人際關係的微妙心理

在 Podcast 節目【發車啦!畢製老司機】Ep10,我們採訪了臺藝學生,談談畢製創作的幕後故事。(延伸閱讀:【發車啦!畢製老司機 X 放視大賞】臺藝多媒的創意魅力學!突擊「校園出巡 GO」 ft 林思翰、陳柏尹、臺藝畢業生)。而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獲得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放視大賞金獎的動畫短片《浮標》,團隊是怎麼創作的。

喜歡這集節目,想聽聽更多業界人士分享經驗,歡迎到 SpotifyApple podcast 等網站訂閱【發車啦!畢製老司機】節目。 Enter your text here ...


《浮標》團隊

由台藝大多媒系三位學生共同完成。

張家寧 (中) 負責導演、美術、合成特效、後製

沈莉臻 (右) 負責製片、動畫

黃芊華 (左) 負責美術、動畫


《浮標》的靈感來源?  

張家寧:《浮標》主要是在談生活中人際關係的維持,而大部分的故事都會先從負面的關係下手,例如主角與人剛開始發生衝突,之後在經過一連串的冒險轉而變成正向的關係。但我們認為人際關係並沒有那麼非黑即白,既不負面也不正面,它反而更像一種中立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眉角或底線,甚至與不同的人都有一套相處模式,最終還是依靠個人的選擇,我在這時選擇什麼行為,與他人產生什麼樣的連結,我想這也是人際關係最奇妙的地方,因此想藉由創作呈現出來!  


談談劇中象徵性的「浮標」?

張家寧:「浮標」是一個不固定的標地物,人們通常用它來框住一個範圍,作為某個區域的象徵,然而浮標的範圍會隨時變動,這讓空間有了更多的解讀與可能性。我們借用了「浮標」的概念,去闡述人際關係的不確定性。


剛剛提及浮標的意涵,另一個很重要的符號是「水」,不論是浴缸、游泳池、還是咖啡。你們覺得「水」在動畫中的作用是甚麼?

張家寧:水是主角「意識寬度」的象徵,也可以說是主角對這個社會的見解,他願意放多寬去看待各種事件。假如說這寬度非常小,可能就代表她只願意以狹窄的心去看待某個事情,但如果是無窮的海域,那可能就表示她以包容海納的心去面對某個狀況。例如說劇中,她從泳池到休息室中間,有接一個水壺冒氣的畫面,它的含意是「水」從一個水壺的空間,擴散到更寬廣的空氣中,這個意想的變化也代表主角在不同空間的心境轉變。另外,在同一場戲中,她原本拿的是一個墨汁,最後拿下來的是袋子裝的即溶咖啡粉,如果水代表主角的「意識」,那她的杯子裝的是哪一種咖啡,這部分就是創作者想留給觀眾的想像空間。

而我也收到一些有意思的觀眾反饋,像是有人很喜歡「游泳」這個舉動,她表示:「雖然人與人之間的確是有距離,但游泳必須讓人脫下武裝,展露最接近赤裸的狀態。」就如同與人相處一樣,有著模稜兩可的存在。

當初為何選擇 3D 轉 2D 的風格?

張家寧:主要是考量到技術上,像水的波紋與細節,如果要用 3D 創作會非常困難,所以才選擇用 2D 畫面去輔助,也能在美術上有更多發揮空間。另外,全 3D 與 2.5D,在燈光渲染上的效果也不同,這點我們也是琢磨很久,才達到如同影片中的效果。


聊聊動畫中的色彩計畫?

張家寧:畫面中的顏色變化象徵主角心境上的轉變。一開始是偏冷色調的藍,代表她很平靜卻很疏離,常獨自思考待人處事的方式,於是整個環境變得比較空廣。中間橋段轉為綠色調,代表她逐漸體悟人際關係的道理,所以雖然藍綠都有和平的意味,但綠色更加溫和,不像藍色那麼冷冽。最後偏橘偏紅的橋段,主要是希望傳達溫暖卻強烈的氛圍,用來強調就算主角學會待人處事的道理,卻不是用最舒適的方式在社會上自處,所以多少會有點躁動。


談談動畫的製程,並分享某一段的動畫從分鏡、建模、上色到渲染的過程?

張家寧 + 沈莉臻 + 黃芊華:3D 軟體的部份是使用 Maya 以及 Anorld 算圖引擎,貼圖則是使用 Substance Painter 進行繪製,2D 軟體以 Photoshop 與 TVPaint 製作,合成後製的部份則是以 After Effects 和  Premiere 做最後的彙整和輸出。

分鏡上我們為了加強角色和空間的關係,刻意的使用了較多的透視來加強空間上的擴展或壓縮。建模上,為了將 2D 設計以較高的還原度轉為 3D 模型,在 3D 建模不同於一般類似於 Disney、Pixar 的建模方式,而是將角色的臉部完全打平,突出加線顴骨下顎,以同時達到正面、45 度角、側面都能還原 2D 設計的效果,再搭配上多頂頭髮模型,針對各個角度做出好看符合需求的頭髮外型,最後在搭配上貼圖去呈現最終的效果。動畫上也是為了能仿 2D,比起 3D 滑順寫實的做法,我們刻意將 tempo 用 2D 的方式 key,在搭配上抽格來呈現。

在這當中遇到的困難,不論在製作上的哪個階段,其實都在如何用運 3D 來達到 2D 的效果,像是分鏡上 23D 透視感的落差、角色表演的形式,到合成特效要如何呈現才能無違和、良好的達到統一,這是我們過去一年來一直在努力克服和想要達成的。


可以談談你與夥伴是怎麼合作的? 

張家寧:雖然《浮標》整體偏靜態,但團隊仍花許多時間在角色動畫上,希望藉由小動作表達出主角的情感。於是三個組員中,其他兩位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角色動畫上,而我主要負責導演、美術、特效合成。另外,這部片能夠完成,也多虧製片的時間控管能力與溝通協調能力,她凝聚了整個團隊的向心力,將製作過程中出現的技術、情緒問題一一排除,是個非常可靠的團隊成員。(當然所有幕後工作人員都非常可靠,能與其他人一同完成作品,讓人有很大的成就感!)  

善用 Daz Studio 與 ZBrush 的 3D 角色創作— Mike Heath 作品專訪
動畫師也能變少女偶像!一窺臺藝多媒畢展形象《少女的十二法則》幕後

相關文章

非常興奮向大家介紹這期映CG 雜誌的主題「The Magic behind Visual Effects:迷人的視效魔法,特效製作的眉角」。這一期我們深入挖掘了視覺特效在影視、動畫作品中的神奇之處,以及背後的製作秘辛。透過全方位的報導,將視效藝術家們的心血、技術創新,以及行業現況呈現在您面前。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