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法國動畫學校 Gobelins 作品-《阿公 A Gong》,熟悉的情感牽引

《阿公 A Gong》是 5 位畢業於法國巴黎動畫學校-Gobelins 的學生畢業作品。故事以一名七歲小男孩在台灣傳統的喪禮中,逐漸了解與接受阿公過世的感觸。


關於製作團隊 

 鄭煥宙 Zozo Jhen

來自台灣的導演。目前半定居於巴黎。今年剛從巴黎 Les Gobelins 動畫學校畢業。目前在動畫部門擔任視覺設計,並同時以插畫家的身分進行創作。 
zozojhen.tumblr.com
www.instagram.com/zozo.jhen

劉晏呈 Liu Yen Chen

來自台灣的插畫家與動畫導演,目前為自由接案工作者,同時也在創作新的插畫作品。
liuyenchen.tumblr.com
www.instagram.com/liuyenchen2252

Ellis Kayin Chan 

來自香港,是名動畫導演、畫師、動畫師,擅長故事腳本繪製,目前居住在西班牙承接動畫、故事腳本相關工作。也正在開發下一部個人短片。
elliscky.tumblr.com
www.instagram.com/elliscky

Tena Galović

目前正在英國倫敦的Blue Zoo擔任角色設計師,正參與製作Nickelodeon新的影集《Pony》。
teenytinytena.tumblr.com
www.instagram.com/teenytinytena

Marine Varguy

現居巴黎。喜歡賞析電影、畫畫、攝影和閱讀詩集和神話故事。目前正在製作個人短篇電影《Les Fleurs du Papier》。
mairithetree.tumblr.com
www.instagram.com/mairithetree

 


你們在《阿公 A Gong》負責哪些任務?

晏呈: 因為在這部短片我是擔任主要的美術指導所以跟 Zozo、Tena 一起完成了劇本的寫作後,我就是專心在負責視覺美術的部分,舉凡概念圖、角色設計跟背景繪製,還有在其他人完成第一版構圖 layout 之後,我再依此調整線條比例最後完成最終版 layout 及人物 posing。

Zozo: 我參與腳本撰寫,與負責前期的視覺概念建構。由於我們這組的導演都有很獨特與不同的視覺風格,所以一開始我們嘗試不去做太多的限制,並出了許多不同版本的視覺提案。另外還有片中小狗的角色設計,也與晏呈一同進行動畫背景繪製。

Ellis: 我在短片的故事線完成後才加入團隊。我與 Marine 則一起負責整部短片的故事與動態腳本。另外還有參與剪輯、動畫和合成。在製作階段,我負責了大約 70% 的 2D 與 3D 動畫製作,並負責掌控所有動畫的風格。在後製階段,我負責將 2D 動畫和粉臘筆風格的背景結合。整體來說,我像是專案經理一樣,組織、管理製作期程。

Marine: 以製作面來看,我參與許多不同任務。為整部短片的視覺做了些研究;特別在男孩與他的母親角色、背景、房子的概念設計。我與 Ellis 合作設想故事與動態腳本;我們將工作一分為二。以動態腳本來說,我處理那些比較沉靜的時刻,例如折金紙、神壇的片段,還有小男孩跑去追摩托車前驚醒的片段。之後我也負責整部片的顏色腳本,這也是我最享受的任務!製作過程中,我做了些 Layout、用 TVPaint 做了部份動畫,並協助其它成員的動畫片段上色。

Tena: 在這部片中,每個人都是導演,所以從一開始我就參與在撰寫劇本以及概念出整部短片。在這之後,與晏呈一起設計角色、道具、Layout 和部份初步顏色腳本和概念設計。前製時間完全是團隊間合作,彼此讓各自的設計更加完整,也讓最後的成品更加完美。製作過程中,則與同伴們做了動畫、著色和清稿。

初期角色設計 by Zozo Jhen
初期角色設計 by Tena Galović
初期角色設計 by Marine Varguy
初期角色設計 by 劉晏呈

故事的靈感發想是怎麼來的?

晏呈: 這是去年暑假開始構思畢業製作的題材,剛好三年前阿公過世,第一次經歷了傳統喪禮儀式,期間我所看到、聽到的,以及老一輩對喪禮儀式的堅持及觀念,讓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題材。後來開學時,向成員提案這個構想,Zozo 跟 Tena 也深感興趣,最後我們便以台灣喪禮為背景,一起完成了這個有點感傷又奇幻的劇本。

Tena: 晏呈向整個團隊做了提案。他提出一個以自身經驗所想像出的故事架構,圍繞著輪迴的奇幻故事,描述著小男孩對這個事件的印象。在這之後,我們便一起合作、腦力激盪,分享著彼此的經驗而建構起整個完整故事。


你們是如何決定《阿公 A Gong》的美術風格呢?

晏呈: 這個部分也花了我們很多時間討論,也掙扎蠻久的。剛開始大家只是各自找自己喜歡的風格參考圖和畫一些概念圖,但每個組員間風格差異性蠻大的,也造成目標有點不一致。經過溝通後,我們也決定往比較插畫的風格。透過一張蠟筆繪製的背景概念圖,也都蠻符合大家心目中的風格,效果也蠻好的,便以此作為目標。當然,我們也討論過動畫的背景是否要純手繪還是電繪比較省時間,畢竟有大約 60 個鏡頭,可是只有兩個人能畫背景,不過因為出來的效果是電繪沒辦法達成的,所以還是決定採用純手繪完成背景。

也因為組員間風格差異性大,所以我們得想個方法讓最後的影片風格是統一且連貫的,於是採取學校老師的建議,需要有個人來作最後的定稿,所以最後就是由我在大家完成 Layout 後,再根據此調整人物背景的細節、線條跟比例,藉此維持整部片子的統一性。


與我們聊聊動畫中顏色與故事本身的關聯性嗎?

Marine: 我雖然負責顏色腳本,但多虧了 Zozo 和晏呈,他們為本片做出了很美麗的背景!談到色彩設計與創造最後的顏色腳本時,首先,找出正確的顏色和氣氛,而且整個團隊都必須對顏色參考、全局風格有共識。我們想要有一種手繪插畫的風格,重點是能夠以更自由的方式來嘗試顏色。美術方向,主要參考高更、Simone Rea 和 Miroco Machiko 等畫風,用強烈和明亮的顏色來訴說小男孩發現「死亡」和其意義時的感受。

色彩必須反射出男孩的心境,他對世界的感知;所有都是出自於他的觀點,讓每個片段都需要有正確的顏色在對的情緒中,多虧了晏呈和Tena做了些色彩研究。團隊投入也是很棒的地方,讓我有良好的作業基礎!首先,我寫下圖表來定義出什麼顏色用在哪些關鍵時刻。舉例來說,動畫剛開始時為了創造出一絲好奇、奇怪又困惑的感覺。男孩正參與著一個喪禮,眼裡的任何事物都讓他感到好奇,同時也感受到一股不尋常的氛圍。這也是為什麼開頭有許多搶眼和溫暖的色彩: 黃、褐、藍、紫和紅色。但當男孩迷失著走到黃色布簾之後,畫面轉變為更暗沉的灰藍色,因為這是小男孩第一次面對死亡,這麼私人的時刻,畫面顏色必須與先前的困惑產生強烈對比。」

Tena: 我們想要做出一種非常獨特的視覺,並且受到像是保羅‧高更的繪畫風格影響著。讓視覺風格能反映出呈現的文化,但更重要的,我們想讓畫面是由小男孩的視線所看出去的,因為本片主要關注的就是小男孩對事件的觀點,我們瞄準著一種童稚般的油畫感、破碎的透視和生動的顏色。


關於聲音和音樂的設計,你們帶了什麼元素進去?

Ellis: 我們與一位來自柏林的作曲師 David Kamp 連繫,剛開始我們想創造一種奇幻但富有亞洲熱情的感覺。因為他在動畫短片圈很知名,只花了三週的時間就產出最終的主題音樂。一開始,我們想讓整部短片有一個主旋律,但後來我們決定保持單純,只在結尾追逐的片段才搭配音樂,藉此強調出不安和急迫感。透過在片尾重覆著主題曲,我們也感受到不同的東西,一股主角釋懷的感受。

音效部份,我們與歌曲設計師-Mathieu Tiger 和音效師-Christophe Burdet 合作。試著為整部片創造出真實的環境音。因為一些語言的限制,真實感受變得非常重要。此外,一些音效像是火、風和群眾,鄉下的昆蟲和鳥叫聲,都幫助了我們將男孩的情緒旅程視覺化。


動畫台灣喪葬儀式為背景,對於這個逐漸消失的習俗文化你們有什麼感想?

Zozo: 一開始我們也不是想去製作一部關於「台灣文化」的動畫,但當這個故事慢慢成形時,我們嘗試以自身的經驗放進這些故事的細節中,自然而然地,這些文化就變成這部動畫的故事背景。作為新的一代,我們也見證到傳統文化的消逝,但是當《阿公 A Gong》上線時,很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也對台灣文化有所了解跟產生興趣,而在蒐集資料的同時,我自己也對這些傳統習俗,也有了另一層不同的認知。

我覺得傳統的文化、慶典可能看似漸漸式微,但透過動畫,卻以另一種新的方式繼續傳承下去。

Zozo Jhen / 導演

晏呈: 我覺得滿可惜的,尤其真正參與過傳統喪禮後發現很多值得保存的特色,我們可能要想個方法去保存這個傳統,不是說一定要舉行傳統喪葬儀式,而是讓更多人或者下一代都能了解到這個文化。畢竟現代人繁忙,都市的空間有限也不太可能舉辦傳統喪禮,不過大家不應該只是拘泥於形式,而應該即時多關心親朋好友,保持聯繫相處,避免後悔莫及。


在製作過程中學校提供了什麼協助,你們又從中學到什麼重要經驗?

晏呈: 學校提供了桌上型 Cintiq 繪圖螢幕,還有製作時所需的軟體,也補助我們這組繪製背景所需要的蠟筆。另外我們自己找的配樂師,學校也有幫我們洽談合作。我覺得在 Gobelins 唸書的期間學到很多動畫的專業知識,不論是從老師或同學,也因為大部分的老師都有在業界的經驗,從他們身上更了解業界的運作,同學或學弟、妹充滿熱情的作品也激勵了自己要努力學習。此外,我覺得對我最有幫助的是學到如何講故事,以及視覺對故事的幫助。

Ellis: Gobelins 學院為我們提供了所有階段的大量資源。教師都有專業背景,例如負責劇本編寫、佈局、動畫、導演、插圖和表演。我們還有從學校提供的聲音設計師和 foley 藝術家。對於學生來說,專業的聲音和音樂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和視覺一樣重要),因為我們不熟悉音頻。

在 Gobelins 學院的學習期間,我從所有老師那裡學到的技術知識是全方位的。然而,最重要的是幫助我把動畫視為只是一種流派而不是刻板印象。一個好故事應該需要某些現實主義,元素可以觸及人心,動畫也是。視覺可能是騙人的,我們看到人們模仿現在的電影行業沒有真正的聯繫。現在,我以虔層的態度欣賞生活,欣賞人生的插曲,凝聚這些經歷並製作一個自己的故事。

Marine: Gobelins學校為整個製作提供了電腦、軟體(TVPaint、Adobe)和 Cintiqs。我們不得不在製作期間前先自行購買鉛筆和粉彩筆,但是當 Zozo 和晏呈必須畫背景時,學校幫他們買了優質的粉蠟筆(Sennelier 的牌子)!學院教給我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在團隊內工作。儘管我樂於獨自工作,但通過將學生放入團隊,學校允許我們與人會面,藉此發現創造和提升自己的新方法。透過製作短片的經歷以及和我在 Gobelins 遇到的人,都讓我變得愈來愈好。這所學校的老師也很棒!從他們的意見學到了很多東西;了解對批評持開放態度,是讓自己改變的最佳方式。

Tena: 關於我在 Gobelins 學院學到的東西。天啊!可以說是一切。從鼓舞人心的同學到令人驚嘆的老師們。它教會了我們如何創作出高質量的作品,以及如何在團隊中實現並結合我們所有的才能,這是非常寶貴的。在這兩年裡,我成長為一個藝術家。學校的製作標準非常高,他們非常努力地教導你,並激勵你達到這個水平。作為一名專業人士,我已經準備好進入這個行業,並且對自己的藝術水準充滿自信。

Zozo: 我們在製作這部動畫時,師資上除了正規的老師給我們幫助外,也會有很多業界的動畫導演來跟我們討論與給予意見。學校也因為是畢業製作的關係,有資金上的補助,讓我們能與專業的作曲家合作,也提供了我們聲音設計師,所以才能讓這部影片最後影像與聲音可以相輔相成。

這兩年在 Gobelins 學習,最大的收穫,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國外的動畫產業能發展那麼蓬勃的原因,正是動畫上的分工。因為 Gobelins 比起一所學校,更像是一個動畫工作室,它是沒有正規的教學課程,而是每幾個禮拜根據動畫影片的製作進度,會有不同的業界老師來學校給予意見與協助。而我們除了偶爾個人的動畫練習外,其他部分都是動畫影片的團體製作,因為這會讓我們更了解動畫產業,當有這麼多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參與時,自己在哪個部門的製作是比較出色且有興趣,而更知道往哪個方向去精進發展。


暗黑風格動作遊戲《守夜人:長夜》,打倒隱藏於小鎮的邪惡妖怪
實用建築美學設計暨 Lumion 9新品發表研討會

相關文章

非常興奮向大家介紹這期映CG 雜誌的主題「The Magic behind Visual Effects:迷人的視效魔法,特效製作的眉角」。這一期我們深入挖掘了視覺特效在影視、動畫作品中的神奇之處,以及背後的製作秘辛。透過全方位的報導,將視效藝術家們的心血、技術創新,以及行業現況呈現在您面前。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