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看動畫學習原住民文化,《山海祭遇》帶給你最「原」汁「原」味的奇遇冒險

由原委會歷時兩年籌畫,以精緻畫風呈現原住民族祭典文化的《山海祭遇》3D 動畫,於 12 月 6 日(日)於原民臺首播。動畫特別邀請以電影《只有大海知道》榮獲金馬獎「最佳新演員」、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鍾家駿為片中雅美族(達悟族)少年原音獻聲,並以生動活潑的動畫短片,呈現原住民族豐富的祭典文化內涵。《山海祭遇》內容分別介紹了雅美族(達悟族)的招魚祭和卑南族的少年祭,為了深刻呈現原住民族對自然的敬畏、對祖靈的信仰與對人生階段的生命體悟,製作團隊—頑石動畫團隊經過詳細的文獻調查、實地考證、耆老訪談之後,才進入角色設定與動畫設計。《山海祭遇-飛魚來了》也在 2021 年英國 BIG SYN 國際影展上嶄露頭角,獲得最佳動畫影片以及最佳動畫師雙料大獎。


林芳吟

頑石 Bright Ideas 創辦人,《山海祭遇》影片製作人,也是臺灣大型文創及設計展會的先驅推動者,長期參與國際性策展活動,將策展結合設計議題,兼具國際視野與在地關懷的創意人。曾獲頒法國博物館協會最高成就獎,並應邀發表博物館的數位革命等演講;也曾擔任國際競賽、總統創新獎及國家創新獎評審,其代表作品有:動畫《卡滋幫》、《圓明園特展-大清皇帝最美的夢》、《我的野獸畫家》立體書 、《故宮博物院-嬰戲圖特展》、《故宮尋寶》創意指導、故宮《國寶》光碟企劃指導、故宮《境覽故宮》DVD-ROM 企劃指導。


黃國賓

頑石 Bright Ideas《山海祭遇》影片導演


《山海祭遇》的計畫是如何開始的?以及是如何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

林芳吟:生活在臺灣的 16 個原住民族,雖然傳承著不同的文化風貌,但相同的是對於大自然的崇尚與敬仰,以及對祖靈的虔誠信仰。原住民族的祭典儀式種類很多,每一個原住民族都有自己專屬的祭儀,例如:雅美族的飛魚祭、阿美族的豐年祭、卑南族的少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布農族的射耳祭..等。以祭典的切角去介紹各族特色,讓觀眾能輕鬆與原住民族文化相識相遇,是《山海祭遇》計畫的初衷。

當初原住民族委員會希望能跳脫以往傳統紀錄的方式,透過 3D 動畫短片的形式,以更生動有趣影像呈現、傳承及推廣原住民族祭典文化內涵,因此就與長期參與原住民文化推廣,對於原住民族有深刻了解,且同時擁有豐富動畫製作經驗的頑石合作,推出了《山海祭遇-飛魚來了》及《山海祭遇-少年年祭》這兩部動畫作品。我們希望透過數位內容能加速傳播的優勢,吸引國內外的觀眾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祭典文化,並透過族語配音,將原住民族文化之美發揚至國際舞台。《山海祭遇-飛魚來了》這部片子在 2021 年獲得了英國 BIG SYN 國際影展最佳動畫影片以及最佳動畫師兩項大獎,成為該影展首次獲獎的亞洲動畫作品,除此之外,這兩部影片還獲選全球包含波蘭、千里達、巴西、祕魯、印度、烏克蘭、哥倫比亞、拉脫維亞,共8 個國家動畫影展的官方入選影片,達成了原民會與頑石想讓世界看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目標。

《山海祭遇 - 飛魚來了》的靈感和故事來源

林芳吟:對居住在臺灣蘭嶼島上的雅美(達悟)族來說,飛魚既是日常食物的來源,也是日常生活和禮節的起源,《山海祭遇 - 飛魚來了 Libangbang》,Libangbang 其實就是達悟語飛魚的意思,我們想要說的其實就是「人、魚、島」的共存與共生。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一位西方水手馬西在因緣際會下造訪了蘭嶼,透過與雅美(達悟)族人的交流,體驗了部落的生活、文化、儀式,以及團隊合作並分享的精神,在影片中,透過外來者的視角,帶著觀眾進一步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特有的文化風貌,除了生動介紹部落祭典特色,也展現了蘭嶼秀麗壯觀的山海景色。也因為動畫裡面的景色十分細緻迷人,還因此獲得拉脫維亞國際旅遊電影展官方入選影片。


故事中巧妙地融合了許多雅美(達悟)族的習俗與禁忌,編劇上是如何挑選跟編排的呢?

林芳吟: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祭典其實就是人與靈界、人與土地,人與社群等自我管控的文化機制與禁忌系統。雅美(達悟)族傳說中由於祖先與飛魚有了約定,從此族人嚴格遵守飛魚的捕獵時間、方式、場域,甚至對飛魚的運送、烹煮方式都有規範,因此形成蘭嶼島上的飛魚文化與禁忌。為了能讓觀眾能理解各種文化禁忌,我們希望以外來者馬西的試錯及成長的過程,來達到文化轉譯及知識傳遞的效果,伴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也可以發現人物角色的服飾、場景、器物、植披、建築..等設定,都依實際部落文化據實呈現,讓文化在動畫裡面活化與再現。

美術風格與角色設計除了需要融合部落服裝設計外,還有參考其它哪些特色呢?

黃國賓:除了部落合宜的服裝,以及幾經考據的建築外,角色也不是無框架的發展,不能男主怎麼帥就怎麼畫。我們因此蒐集了一籮筐的達悟族照片,不僅是老照片,也包含現代的影像紀錄,分析他們族群特有的人種特徵,黝黑的皮膚、精瘦的身材、五官的比例、稍微偏高下削的顴骨,希望能呈現劇本所設定的 17 世紀達悟族人的體態特色,諸如此類大大小小的考量,一起綜合呈現在整體的美術方格上,希望劇中角色一站出來就像個真正雅美(達悟)人,這也算是跟以往動畫製作設定比較不同的地方。


《山海祭遇─飛魚來了》與《山海祭遇─少年年祭》都是外國人的馬西為主角,深入雅美(達悟)族與卑南族的文化,選擇以這個視角切入故事的原因?

每個人對於新事物通常都有好奇心,馬西其實就是觀眾的角色投射,透過他的好奇與體驗,幫大家在文化的探索中找到答案,馬西對於原住民族文化就像一張「白紙」的角色,隨著劇情的發展,幫我們填上心中的解答。 我們希望馬西能展現對事物充滿好奇,而且能以謙虛的態度理解並學習異文化,透過與族人的交流,體驗了部落的生活儀式,嘗試團隊合作並能無私分享,在這些探索的過程中難免受挫,但最終能獲得經驗與成長,這是當初對馬西的角色設定。


整部作品從構思到完成大約花了多久的時間? 有沒有哪個階段是花費比較長時間的?

林芳吟:這兩部作品前後花了兩年時間製作完成,由於必須真實考據原住民族部落的樣貌,需要對服飾、建築、生活器物及生態環境都要有正確的描繪,因此花了很多時間進入部落調查記錄,同時與長者及專家進行大量的談訪,在此也感謝謝永泉先生、林建享先生、楊政賢先生、黃碧風先生、廖明德先生、夏曼.藍波安先生、蔡月香女士,以及陳明男先生、鄭浩祥先生、林志興先生、曾秀女女士,在整個前置規畫以及製作階段提供的諮詢指導。另一個花費時間較長的部分,是為了完成族語版影片的配音,由於會說原住民族語的青少年越來越少,所以為了配音的選角及族語配音的訓練,都花了一段時間進行培訓及磨合,幸好有馬月琴女士、林清美女士、蔡慧琴女士、鄭玉妹女士協助訓練指導,帶領族人完成了族語配音這個重大任務。

在調查跟探訪部落時,有哪些印象深刻的體驗?

黃國賓:雖然我們閱讀了大量的專家羅列給我們的研究資料,但不論是一手、或二手甚至是三手資料,到最後往往都有隔靴搔癢那種摸不著頭緒的感覺。讀到的跟理解的再再跟部落裡的訪談存在微妙的落差。研究資料往往是來自早期日本學者的觀察理解,或是後來研究學者以自身的視角來闡釋,但少有達悟族人自己說出來的。有時候自己反過來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很有條理地說出自己所屬的漢人文化,意外地發現我自己也挺模糊。比如說很多細微的動作與反應,像在地下屋或涼台上該怎麼坐,餐具怎麼用,該怎麼吃…,常常讓受訪談的人有些愕然,對他們來說這會是問題嗎?不是很自然就會變成這樣嗎? 想都沒想過但就會這麼做,也許這就是文化之所以為文化的原因。

也碰巧我們不是作紀錄片,攝影機擷取的畫面自然能說明,但我們動畫劇情片所有的細節呈現與動作表演都是人為製成,所以我們必得盡可能地鉅細靡遺才不至於出錯,中間不僅沒有精準的標準答案,而且每個部落都還有些許的不同,但更難的是思維邏輯,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件事的體悟上就常像兩個星球,我們常常說太陽下山,就蘭嶼上的人來說,哪有甚麼太陽下山,黃昏時太陽明明就是"下海"…,這時候才會猛然發覺到太陽下山指的是漢人祖先在唐山時的生活環境,而在台灣西岸的漢人同胞們,太陽從來沒有下山耶,都是掉進台灣海峽中,劇情中大量的對白,除了前述的語境外,還要斟酌對劇情情境的反應是否符合民族性,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走一趟,然後小住,讓自己變得雅美(達悟)一點。

在製作中,主要採用哪些軟體來製作動畫以及後期合成呢? 請與我們分享一下大致製作過程?

黃國賓:我們在動畫製作過程主要採用 Maya 進行製作,由於製作過程首重詳實的考據,這讓我們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得以提供視覺上的可信度,諸如人物的身形體態、服飾、器物、場景..等,都需要專家佐證協助與團隊親身實地的田調,製作人員甚至前往部落親身體驗服飾的穿著,在形製、質感乃至族人的側寫上都有第一手的感受與紀錄,這些前置工作對於製作時的分寸拿捏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1.依據劇情與分鏡,測試場景構圖後進一步詮釋出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台步走位與鏡頭運動。
2.對場景進行光源調整設置,在算圖前預覽大面積量體的光影配比所呈現的體感與焦點是否合宜。
3.匯入質感與貼圖,進一步調測主要角色的光影紋理,並依場次與情節氛圍來調和燈光效果與色彩表現。
4.針對場景調整燈光材質,並梳理植披的分布,使燈光呈現與現實情境契合,以求場景的合宜與可信度。
5.將人物與場景合併進一步調整彼此的景深搭配與色彩的融洽程度。
6.在後製軟體中完成最後一哩路,將所有素材整合調整,將所有素材的光影表現、色彩濃度與相應特殊效果做最適切的整合搭配,是呈現給觀眾的最後樣貌。

聊聊該作品在製作過程中,面臨到的困難或挑戰?

黃國賓:在詳實觀察紀錄的基礎下,我們緊湊地發展個別人物、場景與器物的美術設計。劇情上是以多個達悟文化的禁忌事件所串連而成,因此在角色的設計上,性格舉止也是我們留意的地方,不同的身分、場合、與合宜於場合的穿著都進入我們的設定考量,希望在原住民族的人文脈絡體現中不顯突兀,才能進一步用族人的性格推動劇情,並確保角色行為合宜不逾矩。禁忌總是伴隨許多的不可以,這些在漢人的腦袋中是陌生到不行,為此我們我們來回修改了許多地方,像是某些器件、穿著就是不應該出現在某些場合,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這不是看了幾本書就能說我們理解了,箇中的文化細節其實很微妙,比起來技術的功夫反而是小問題,技術上我們每天碰,製程上其實不外乎業界按部就班的一般標準,反而不值一提,畢竟我們要克服的是不同文化的問題,而技術始終服務於內容。


《山海祭遇》節目宣傳片:



文章由映 CG 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

簡單六步驟在 Photoshop 中調色、打燈與渲染,輕鬆打造細緻逼真的場景效果
2022 Indie Game Award 得獎名單揭曉,美國《奇納:靈魂之橋》奪雙桂冠、台灣《廖...

相關文章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