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隱藏不住的亮眼鋒芒
對電腦繪圖產業的使用者來說,螢幕顯色的正確性是一項必須以高標準去面對的條件。例如平面設計師希望能從螢幕上看到和印刷成品愈接近的顏色,對於影像工作者來說,螢幕越能看到正確的顏色和細節,降低顏色的誤差值,更能讓設計師與客戶間來回修改的次數越少。在 GIGABYTE AERO 15 OLED 低調內斂的外表下,看似樸實卻內有乾坤,單手即可輕易掀開的筆電上蓋,點亮了螢幕背面的 LOGO 和機背下方的金屬銘牌,流光滿溢的 RGB 鍵盤映入眼簾,超窄螢幕邊框和高達 89% 的螢幕占比,精確的顯色馬上就能夠吸引眾人目光,讓您從一開機就取得先機。
主要特色
非凡畫質,近在眼前
在三星 AMOLED 面板的加持下,AERO 15 行動工作站的螢幕解析度來到 264 ppi,可說是小勝蘋果電腦所定義的視網膜螢幕。另外提到 OLED 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其最大的特色在於 OLED 面板每個像素都可以獨立發光,所以當單一像素不發光時,將能表現出純黑的顏色,也不會有傳統 LCD 背光不足造成亮度不均的問題。透過 HDR 高動態範圍顯示技術,能夠讓觀看者看到影像亮暗部的更多細節,在兩種技術的相輔相成之下,更顯露 AERO 15 非凡的螢幕品質。而近年來 HDR 技術已普遍成為高階的手機相機、螢幕和智慧型電視的必備功能,連線上串流和 OTT 平台也都紛紛支援 HDR 設備的顯示,可以預見 HDR 技術是相當被看好的市場。除了 100% 達到好萊塢電影的 DCI-P3 廣色域標準,也適合平面設計師、插畫家、攝影師等需要接觸印刷的職業,有 Pantone 逐台認證的精準校色,就是要讓各位「看過 AERO 15 就回不去了!」
「技」驚四座
除了配備市場上行動工作站中最頂級的螢幕之外,AERO 15 在效能上也毫不馬虎。做為業界唯一「All Intel inside」的硬體設計, 以及領先全球首度加入「Microsoft Azure AI」深度學習效能管理軟體的行動工作站,搭載了最新第九代 Intel i7 / i9 處理器、 m.2 的 Intel 760p SSD,能夠跑出高達 3200MB/s 的傳輸速度,著實令人驚豔!Azure AI 還會根據開啟的程式需求效能,進行學習與分配,並隨著使用者的作業習慣逐漸優化效能的分配應用。在顯示卡方面,搭載了最新的 NVIDIA RTX 20 系列的 MAX-Q 版獨立顯示卡,也符合 RTX Studio 標準。AERO 15 在電池上採用了 94Wh 大容量電池,可提供 8.5 小時的續航,若是搭配本次評測的軟體操作,則約 5 至 8 小時的續航。集結以上幾點,真正做到輕薄、長效、螢幕好、效能強,全方位兼顧。
多樣 I/O 隨意串接
在 AERO 15 行動工作站的兩側,配有 USB3.1 x3、 USB3.1 Gen 2 ( Type-C ) / DP1.4 x1、 Thunderbolt3 x1、 HDMI2.0 x1,可外接最多到三顆螢幕;以及 RJ-45 乙太網路埠,因採用 Intel Killer E2600 控制器,傳輸速度可達2.5Gbps。機身右側有 SD 卡槽,並支援 USH-II 技術,傳輸速度最快可達到 300 MB/s 。經由 Thunderbolt 3 還可以達到串聯其它高速儲存設備和外接顯卡盒,讓行動工作站也有媲美高階工作站的擴充性。
隱私安全一把罩
AERO 15 在鍵盤正前方加入的網路攝影機,提供活動式的鏡頭蓋設計,當結束視訊通話後,即可順手扣上,就是防範駭客透過軟體進行窺視的最佳方法。在資料安全上也結合指紋辨識,讓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 Windows hello 辨識使用者,達到無需輸入密碼,也能快速登入的方便體驗。
極限效能測試
以目前設計產業對於硬體效能的需求,普遍都偏向配備中、高階繪圖工作站,尤其在建築、室內外設計或是工業設計、影視後製特效等行業。近年來,隨著虛擬實境技術的持續成長,像是 Lumion、After Effects、 KeyShot 等較吃資源的設計軟體都是必備工具。而第九代 Intel® CoreTM i7 9750H 處理器可為創作者提供強大的六核心效能,更能將主頻從 2.5Ghz 超頻到 4.5Ghz,搭配 Intel® 760P M.2 SSD 的高速讀寫,能夠讓使用者在檔案讀取之間得到暢快的體驗。而 AERO 15 搭載的 NVIDIA® GeForce® RTX2070 MAX-Q 版本,是目前市場上符合 RTX Studio 行動工作站標準中,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了,不但符合外出攜帶的輕巧方便,運算效能也不比同等級遊戲顯示卡來的差,兼顧了視覺化軟體和 4K 剪輯的效能要求,配合行動工作站的使用特性,可說是萬中選一的絕妙搭配。 本次將針對「效能表現」進行三項測試,包含即時運算軟體操作效能、 4K HDR 影片剪輯和 VR 場景展示效能。
測試一:即時視覺化軟體操作效能
Lumion 是一套 GPU 即時渲染引擎,全球百大建築師事務所中有超過 6 成都在使用。從整體效能的表現來看,AERO 15 的測試結果與其他中高階工作站一樣都是滿分,可見雖然是行動工作站,但效能表現上也不落人後。接著在一個約 1,410 萬面數的場景中操作時,畫面的平均更新率可達到 45 FPS,操作順暢不卡頓,對設計師來說可是相當重要的一點。若搭配使用 Revit、 SketchUp 等 3D 設計軟體,還可透過 Lumion 的 LiveSync 功能進行同步即時編修,在改動模型和修改專案上相當方便快速。
測試結果
早先 Lumion 使用 GeForce GTX 1070 等級顯示卡進行 4K 影像渲染測試時,每張耗時約在 14 秒左右,而一支一分鐘的 4K 影片需要計算 1800 張( 每秒 30 張),若是使用 AERO 15 進行動畫渲染,每張僅需要 10 秒鐘就能完成,相較之下整體產出可節省 120 分鐘左右,若設計師有動畫渲染需求,確實應該提升這樣的硬體設備。
測試二:HDR影像剪輯
接下來使用 After Effects CC 2019 來進行剪輯,除了可順暢的剪輯 4K 影像外,將影片顏色深度設定為 32bit,還能夠加入一些轉場特效和調色來編輯 HDR 影片,讓畫面得以有更廣的色域顯示和更多的亮、 暗部細節,就可以到 Media Encoder 進行輸出。想要正確地輸出 HDR 影片,首先要在 MediaEncoder 將 H.265/HEVC 編碼設定中描述檔的勾選解除後,選擇「主要 10」並在下方勾選「Rec.2020 基色」和「高動態範圍」,即可正確地輸出HDR 影片。另外,Windows 預設未開啟 HDR,所以要到顯示設定中開啟 HDR,才會以正確的 HDR 顯示。
測試結果
以一分鐘的 4K HDR 影片來說,AERO 15 在輸出 mp4(H.265) 檔案格式的時間大約為 30 分鐘,無論是在剪輯的過程或是最後的輸出,都相當的快速流暢,而且還能夠編輯 HDR 的影片,對於現今的影像創作者來說,都是相當好的優勢。
測試三:KeyVR 虛擬實境視覺化軟體
KeyVR 是由 Keyshot 所延伸出來的周邊產品,主要能夠讓設計師在VR 中檢視其設計作品。透過 KeyShot 設定模型要切換的材質和 HDRI 環境貼圖,並另存成.ksp 專屬格式後,匯入到 KeyVR 中,就可以一鍵切換成 VR 模式預覽。有別於 KeyShot,KeyVR 以 GPU 運算為主,以 AERO 15 所搭載的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的效能來說,流暢運行各種場景都沒有問題。
測試結果
在 PC 模式、 VR 模式以及高品質檢視時,CPU 和 GPU 的使用率分別為 16% 和 88%,其中因 VR 頭戴顯示器的限制,所以可穩定在每秒 90 幀下運行,而切換到 PC 模式後,則可以穩定在高達 250 幀的每秒張數。足以讓創作者以最順暢舒適的方式製作作品的效果圖。
想要了解 GIGABYTE AERO 15 OLED 嗎?
歡迎洽詢專銷商 | 朕宏國際 02-28976878 http://www.gemhor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