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2025 金馬影展動畫長片推薦:穿越時空、直擊人性陰影,八部動畫呈現生命中的華麗冒險
第 62 屆金馬影展於 11 月 6 日展開,將展至 11 月 22 日。今年特別規劃動畫長片片單,網羅各大國際影展精華,作品陣容為歷年之最。本文精選 8 部作品,從入圍金馬最佳動畫片的《世外》到榮獲安錫影展水晶獎的《再見未來男孩》,一賭色彩紛呈的創作風貌。
橫跨來自日、法、香港等地作品,從生死輪迴到社會寫實,8 部動畫長片各自對應多元的生命風貌。香港動畫《世外》呈現跨越輪迴的動人情誼、《小蟲蟲大冒險》帶來妙趣橫生的微觀世界;法國動畫電影《再見未來男孩》暢想未來科幻寓言、《璀璨的光影人生》刻劃導演馬瑟巴紐的創作生命歷程。
日本動畫也持續在今年大放異彩,細田守新作《Scarlet 永無止境的史嘉蕾》探索生命劇變過後的復仇旅途,由 STUDIO4℃ 操刀的《殺無盡》則在殺戮中求生;《無名の人生》大膽直面演藝圈黑幕、《奇蹟鳳仙花》側寫黑幫成員的鐵漢柔情,感人肺腑之餘,兩部片皆觸動社會的複雜面貌。作品的多元議題,訴說了當代動畫的無限可能性。
《璀璨的光影人生》|導演:西拉維休曼
曾以《佳麗村三姊妹》、《魔術師》兩度入圍奧斯卡的導演西拉維休曼(Sylvain CHOMET)帶來新作品《璀璨的光影人生》,結合數位動畫和 3D 模型技術,描繪法國導演暨劇作家馬瑟巴紐的一生。馬瑟巴紐與童年的自我一起回到過去,檢視生命碎片的靈光,穿梭劇場和片場,從默片走到有聲電影,在戰火中守護藝術。
原文片名直翻為馬瑟和巴紐先生,觀眾跟著兩個角色任意穿越時空,時不時有令人驚喜的視角和運鏡,善用了動畫的特色,替相對來說缺乏戲劇衝突的敘事彌補了不足,濃郁的色彩、童年馬瑟半透明的身體和光影運用也是觀看時的樂趣之一。動畫呈現的是馬瑟巴紐的真實人生,片中插入的電影翻拍畫面比動畫更寫實,但反而是巴紐「拍出來的」電影,此一段落的設計令人感到驚喜。這是一封寫給馬瑟巴紐的溫柔情書,散落生命藝術家的字字珠璣。
《再見未來男孩》|導演:烏戈比安維努
《再見未來男孩》為法國新銳導演烏戈比安維努(Ugo BIENVENU)首部動畫長片,一對少年男女橫跨數百年時空相遇,構築出史詩般的科幻未來世界。導演野心宏大、思維天馬行空,從城市規劃到服裝設計細節,整體世界觀令人驚艷。
本片作畫與用色極其細膩,保留了漫畫式的手繪素描線條,音樂風格悠遠,令人想起久石讓的配樂、光影處理亦帶有八九零動畫般的懷舊調性,營造如詩如畫的沉浸式場景。最動人之處,是編導以愛為核心貫穿作品,觀眾將看見不同形式的情感刻劃,童趣中夾雜遺憾,宛如甜中帶酸的夏日之詩。
電影對人類生存危機的描寫,幻視吉卜力電影與《全民公敵》,導演也在冰冷的機械設定裡頭注入情感,看似不起眼的配角,卻埋藏深刻的情感描繪,敘事節奏流暢且富有溫度。然而,本作從青少年視角出發,維持寓言式的夢幻調性,對於人性的刻劃稍顯單薄。電影描繪出 AI 高度發展、生態環境瀕臨瓦解的世界,在未來究竟科技與環境孰輕孰重?導演似乎不想給出明確解答,捨去其中的衝突與辯證,為敘事寫下留白,其個人觀點有些隱晦。不過,在精湛的視覺與情感描寫下,仍是一部闔家觀賞的大銀幕之作。
《無名の人生》|導演:鈴木龍也
《無名の人生》由新銳導演鈴木龍也(SUZUKI Ryuya)獨力完成製作、透過群眾募款籌措資金,作品整體調性和商業動畫大相逕庭。本片罕見地直面日本社會黑闇面,強烈的黑色電影風格訴說年輕世代的吶喊、對權力的反抗,透露出濃厚的憤世氛圍。
跳脫動畫產業框架,導演借用現實人物造型指涉藝能圈黑幕(如強尼喜多川的潛規則醜聞),在這個輿論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時代,顯得大膽而無謂。本作對人性觀察透徹,描繪出娛樂圈大染缸圖景,人物時而溫暖,時而虛偽,猶如社會百科全書般目不暇幾。
由於製作人數限制,本片作畫幀數較少,人物動作軌跡稍顯僵硬。然而,在導演奔放的剪輯節奏下,角色的肢體律動卻散發出絕妙荒謬喜感。相對於靈活的跳接剪輯,色彩表現則是收斂幽暗,凝鍊為特殊的簡約畫風。惟主角生命橫跨百年,部分情節銜接上稍顯倉促,然而並不影響整體故事的呈現。本片敘事令人想起《千年女優》和《藍色恐懼》,畫面亦致敬多部影史名片,有趣的是,導演花費許多篇幅側重「粉絲心理」,諷刺偶像造神運動的虛無性,使其突破單純的舞台描寫,構成飽滿的人物群像劇。其個人鋒芒在影像中展露無遺,不禁開始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奇蹟鳳仙花》|導演:木下麥
導演木下麥(KINOSHITA Baku)曾擔任《奇巧計程車》的導演與角色設計,因此《奇蹟鳳仙花》的人物造型也能明顯看出他的特色。男主角以方形臉塑造、女主角則以圓形臉呈現,這些鮮明的幾何造型讓角色一眼就能辨識出屬於木下麥的風格。
《奇蹟鳳仙花》是一部沒有過多槍林彈雨描寫的黑幫電影,導演將焦點放在人與人的情感上,描繪黑幫人物的鐵漢柔情,為了摯愛賭上一切。
電影用內斂的方式來詮釋深刻情感,透過男主角與摯愛之間日常生活的聲響,交織出一段富有節奏感的樂章。那些不言而喻的互動,成為彼此之間最私密的語言。片中嚴謹地運用視覺符號與聲音產生對話,鳳仙花的綻放宛如夜空中的煙火,而槍響,像煙火綻放的回音,電影意境近似北野武的《花火》。
擬人化的鳳仙花以旁觀視角回顧男主角的一生,鳳仙花花開花謝後,輪迴了好幾世,卻依然完好如初,對比身邊的景色已經滄海桑田。就像男主角的大半生困在監牢,但心中仍掛念的牢外的世界,無法與摯愛共度時光流轉的遺憾。
《殺無盡》|導演:秋本賢一郎
改編自櫻坂洋同名小說,《殺無盡》並不是首次被影像化的作品,但這次由導演秋本賢一郎(AKIMOTO Kenichiro)與 STUDIO4℃ 操刀的動畫版本,以截然不同的劇情、視角,重新詮釋了這個「不斷重生、反覆戰鬥」的循環世界。
電影一開始就直接把觀眾丟進女主角 Rita 的無限輪迴,沒有多餘的鋪陳,也沒有解釋,只能和她一起困在重啟的人生裡。也讓觀眾立刻感受到她的挫折、孤單,那種「一次又一次死去」的疲憊感。前半段幾乎是 Rita 的獨角戲,她從混亂到覺醒,逐漸意識到自己能掌控這個循環的發展。
戰友 Keiji 的登場,則帶來劇情上的轉折。他同樣是時間循環者,但與 Rita 的情感互動,讓這部作品不再只是戰鬥與輪迴的題材。兩人從信任、誤解、爭執到理解的過程,被處理得相當細膩,這也是本片最打動人的地方。動畫方面,STUDIO4℃ 的表現仍然十分有水準,外星寄生獸的設計詭異生動,戰鬥畫面也十分緊湊流暢,重量感十足。
《小蟲蟲大冒險》|導演:袁建滔
《小蟲蟲大冒險》是一部可以讓人重新留意「微小世界」的作品。導演袁建滔用少動畫長片中少見的「實景合成」手法,把可愛的 CG 蟲蟲與台灣的街景與自然環境中融合,街道、樹叢、陽台與水窪,成為了牠們的冒險舞台,熟悉的環境也讓觀眾產生奇妙的錯位感。
有趣的是,這部作品不只是技術層面的實驗。劇情也安排了許多蟲蟲與實景互動的巧思,從幕後製作來看,拍攝團隊更以傳統的「操偶」方式來拍攝參考片段,再進行動畫角色的合成,也讓 CG 角色在每顆鏡頭下都更加真實。整體來說,有些昆蟲版的《喵的奇幻漂流》(Flow)的味道,是一場「小不點」視角的壯遊。
故事十分單純、可愛,用細膩的觀察和真摯的童心,很適合親子一同觀賞。這部片也讓人聯想到童書《小耳朵》,一群朋友在世界裡摸索、互助、發現風景。不過以形式來說,用動畫長片的篇幅來呈現稍嫌冗長,若改成短篇影集,節奏或許會更剛好。
《Scarlet 永無止境的史嘉蕾》|導演:細田守
細田守(HOSODA Mamoru)的新作一改以往 2D 為主的視覺風格,明顯採用了「三渲二」的 3D 技術。初看時有些不習慣,漸漸走入電影中的史詩世界,逐步適應於這次的美學嘗試。
電影對於「生與死之間」賦予想像力。公主史嘉蕾為父報仇,不料被暗算後與死神拔河,在彌留世界裡,海浪拍打天際,地面上的荒漠無邊無際,場景媲美《沙丘》與《瘋狂麥斯》般的壯闊感。在介於生死之間的世界,史嘉蕾與男主角相遇。這裡資源匱乏、秩序崩壞,唯有掠奪與戰鬥才能生存。電影透過兩個人的信念衝突,展開公路之旅。
在這趟旅程中,男主角作為醫護員的與人為善信念,感染史嘉蕾身為劍士的戰鬥性格,進而影響她復仇之路的觀點。但電影在詮釋史嘉蕾放下的情境轉折,有種用愛解決一切的簡易感。再加上龐大的世界觀,需要交代生死之間、時空穿梭與跨越國度,多重概念讓劇情難以完全承載這份野心。然而,對於想體驗奇幻與戰鬥的觀眾而言,依然是一場娛樂性十足的電影。
《世外》|導演:吳啓忠
《世外》是一場從短片夢想延伸出的長篇奇航。導演吳啓忠以七年時間,從最初概念一路拓展成完整長片,讓作品在不斷的對話與拉鋸中,成長出更成熟而完整的世界觀。《世外》以靈界為舞台,融合東方宗教符號與當代視覺語言,透過水、霧、沙等自然元素,構築出一個介於生與死之間、流動而詩意的空間。
在技術層面,《世外》以手繪筆觸結合 3D 空間運鏡,展現香港動畫在 Pipeline 與跨國製作管理上的成熟度。從角色造型到色彩設定,皆兼具象徵性與美感。《世外》集結香港、台灣、菲律賓等團隊協作完成,代表香港動畫產業首次在國際長篇製作上取得真正的整合成果。
《世外》不僅是團隊多年創作的結晶,更是香港動畫邁向國際市場的重要里程碑,證明華語動畫在全球舞台上,擁有獨特且強韌的創作聲音。
本篇作者:洪子茜、鐘林盼、陳乃慈、許宜琦、林廷勳
文章授權聲明
-
映CG 編輯整理
-
文章為映CG所有,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